“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拿破仑执政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C.希特勒上台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亡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这一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英 |
法 |
德 |
美 |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B.英国实行“光荣孤立”政策
C.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 D.德皇威廉放弃“大陆政策”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 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