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都进行了哪些探索?(最少列举三个)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请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在哪国采取了什么行动?(4分)有什么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
(2)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到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此人又提出什么主张?
(3)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
(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
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请回答:这次亚非会议是在哪一年在哪一个国家召开的?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哪些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外交的策略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多做工作、有所作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请回答: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有哪些重大成就?21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