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而写的长篇小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08年,赤壁之战 | B.220年,曹丕称帝 |
C.221年,刘备称帝 | D.222年,孙权称王 |
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大屠杀的真实场面,摄制组在拍摄前搜集的资料应该包括
①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②记录日军屠杀罪行的老照片
③目击大屠杀的外国友人写的回忆录④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篡改历史的教科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有强敌。”为应对“强敌”他采取的策略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下列哪个条约的危害?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行省制 | D.推恩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