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体现出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西方列强国家主要想()

A.攫取落后国家的土地 B.抢夺落后国家的金银
C.推动落后国家搞改革 D.开拓落后国家为市场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请回答:
(1)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哪条河?谁在位时修建?分为哪四段?
(2)这两位诗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大运河吗?

哪一个朝代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