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数.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ν,则E=hν,p=h/λ=hν/c,被电子吸收后有hν=mev2/2,hν/c=mev.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2c,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
| 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
| 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
| 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水平连接一斜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一玩具遥控小车放在斜面上,系统静止不动.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小车沿斜面加速上升,则
| A.系统静止时弹簧被压缩 |
| B.小车加速时弹簧处于原长 |
| C.小车加速时弹簧被压缩 |
| D.小车加速时可将弹簧换成细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
|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
| 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
| 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B时的速率为![]() |
B.小球在B时的速率小于![]() |
| C.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mg/q |
| D.小球不能到达C点(C点和A在一条水平线上)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板正对着竖直放置,它们通过导线与电源E、定值电阻R、开关S相连.闭合开关后,一个带电的液滴从两板上端的中点处无初速度释放,最终液滴落在某一金属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滴在两板间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 B.两板间电压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
| C.两板间电压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短 |
| D.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长 |
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为两点荷连线的中心,B为连线上距A为d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距A也为d的一点,关于三点的场强大小、电势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