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组在学习分子知识后,拟开展实验验证:①分子是不断运动;②分子运动快慢受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影响。该小组向实验老师要来了玻璃棒、玻璃管、浓氨水、浓盐酸、棉花团等实验用品,并按下列操作进行实验。
实验I: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让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1)解释与结论:浓氨水与浓盐酸并无接触,但仍然发生了上述变化,由此可证明 (从微粒的性质进行回答)。
(2)根据上述变化过程,说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各一条:
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实验II: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
(3)两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填“”或“
”);
(4)实验中,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在图中的_______处(填“A”、“B”或“C”)。
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
右图是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⑴我能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⑵我能写出由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硫的燃烧镁带的燃烧铁丝的燃烧
⑴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⑵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图示中我还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