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 |
气体体积不变 |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固体变为红色 |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
粉末变为蓝色 |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O2、CO和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和H2,一定不含CO2
D.一定含有CO2和H2,可能含有CO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 |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
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
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 |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56 |
7.2 |
0.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 B.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64g D.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