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
|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
|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
|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aOH溶液 |
Na2C03 |
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 B |
N2气体 |
0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 |
| C |
CuO |
Cu |
足量稀硫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 D |
FeS04 |
CuS04 |
足量金属铁、过滤、结晶 |
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不必节约用水 |
|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
| C.宝贵的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壳和海洋中 |
|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
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
需要区分的物质 |
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
| A |
氯化铵与氯化钾 |
①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②观察颜色 |
| B |
食盐和纯碱 |
①加食醋②溶于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
| C |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
①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②尝味道 |
| D |
羊毛和涤纶 |
①点燃,闻气味②观察色泽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
| 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
|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
|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02等气体引起的 |
|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化石油资源 |
|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