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15分)
某校初三(1)班同学对初中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针对影响同学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与采访结果经同学们的汇总整理,分列如下:
材料一:我校初中部同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
如有自由支配时间,以课外阅读为首选活动的人数,平均每人每天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年级 |
抽样调查人数 |
首选课外阅读 |
课外阅读 |
初一年级 |
30人 |
15人 |
35分钟 |
初二年级 |
35人 |
12人 |
24分钟 |
初三年级 |
35人 |
8人 |
15分钟 |
材料二:当被问及影响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的因素时,回答“课内作业多,每天自由支配时间有限”的占30%,“课外班学习所占时间过多”的占25%,“自己考试不理想,需大量做模拟题以弥补,故没有多余时间”的占20%,“觉得看课外书很累,不如上网看电视来得轻松”的占10%,因“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根本不支持”的占8%,因“自己没兴趣认为没必要”的占2%。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3分)
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改善该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可操作。(2分)
为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初三(1)班将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好书,读书好”活动的倡议,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个宣传语。(3分)
近十年来,我们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对于阅读,你一定感受很深,请发表一下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或见解。(不少于100字)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真挚 誓言 惭愧 与日俱增 浮光略影
(2)枯燥 气慨 祷告 络绎不绝 心有灵犀
(1) 改为
(2) 改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另一个别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
②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说出怎样的话。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凛冽的寒风,让人听了情绪低落;一个心境旷达的人,_____,_____。这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③言为心声,有不同追求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周敦颐身处官场时,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勉词,这是他洁身自爱的追求;刘禹锡屡遭贬谪时,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宣言,这是他不甘消沉的追求;袁隆平初离校园时,立下"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宏愿,这是他 广济苍生的追求。
④语言既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能体现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只有摆脱了思想的贫瘠、权力的束缚、金钱的羁绊,他的修养才会慢慢提升,说出的话才会令人舒心。
⑤一个人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就是心田的繁花。心中 繁花盛放,言语芬芳自来。
(1)请用正楷将第③⑤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 窥见
② 凛冽
③贬 谪
④贫 瘠
(3)第①④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一个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请围绕"夏天""树林""风"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 ①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②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B. |
《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
C. |
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
D. |
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
(2)"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
设想 |
任务 |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
①拟写问题答案 |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
②概括意义要点 |
【理解英雄内涵】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fù)□、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波德莱尔)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_______;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爱
全力以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厉害
B.利益
C.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