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 B.该粒子是阴离子 |
C.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 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导出点燃 |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
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先放一些水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
C.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
D.钢铁闸门浸入水下的部分比靠近水面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解80gX即可得到X的饱和溶液 |
B.溶解度Y>X>Z |
C.t℃时,X、Y、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t℃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