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浓度增大 |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
A.干冰升华 | B.电灯发光 | C.矿石粉碎 | D.粮食酿酒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CO) |
通过NaOH溶液 |
B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aCl2固体(CaCO3) |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HNO3溶液(HCl) |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CO2气体用NaOH溶液来吸收中 | B.稀盐酸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
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 | D.硫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 |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通过石灰水 |
B |
硝酸铵和磷矿粉 |
看颜色 |
加入足量水 |
C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滴加氯化钡溶液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D |
铜粉和氧化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加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