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 (g) = 4NO2 (g)+O2 (g) Δ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 B.是放热反应 |
C.是熵减少的反应 |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 |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
C.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pH=4.75,![]() |
D.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中:c(OH-) =c(H+)+2c(H2S) + c(HS-) |
将含有氧化铁的铁片投入足量稀硫酸中,直到铁片完全溶解,经分析该溶液中无Fe3+,且溶液中的Fe2+与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 B.2∶5 | C.1∶2 | D.3∶1 |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 I>Br>Cl | B.原子半径大小:Na>P> S |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 D.金属性强弱: Na>Mg>Al |
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
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
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2(S0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 B.3:1 | C.2:1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