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回答下列各题。贵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问题严重,原因可能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
| B.矿区的道路铺设中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
| C.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
| D.燃煤发电、洗煤、炼焦工业经济效益低下 |
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大洲最可能是
| A.亚洲 | B.欧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有关该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东北部沿海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面积广大
C.中纬度西海岸受西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东北部,面积较大
继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完成后,2008年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又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香港,东达上海,是一条我国连通中亚的能源大动脉。回答下列各题。
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杭州的影响关联度较小的是:
| A.减少酸雨的频率 | B.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
| C.带动相关化学产业的发展 | D.减少植被的破坏 |
西气东输一、二两条线路都经过图中的阴影区域,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天然气源丰富 | B.地形平坦 |
| C.地质条件稳定 | D.市场需求大 |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
|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
| A.原料、燃料丰富 | B.重视科技投入,技术先进 |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位置优越,多优良海港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1998~2004年的相关数字统计表”,回答问题。
| 年份 |
1998 |
1999 |
2002 |
2003 |
2004 |
| 能源消费增长率 |
4.1 |
1.6 |
9.9 |
15.4 |
15.2 |
| GDP增长率 |
7.8 |
7.1 |
8.3 |
9.3 |
9.5 |
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
|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
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 D.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