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寒流降温减湿
B.北非撒哈拉地区的荒漠——地形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赤道低压带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下题。

地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80.9
418.7

36.3

334.7

69.9


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内蒙古、海南 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 D.黑龙江、上海

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多沼泽地 B.水资源不足 C.多泥石流 D.多台风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下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
D.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