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 B.土壤 |
C.水源 | D.经济发展水平 |
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河谷地区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问题。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 | C.海陆分布 | D.光照 |
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
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
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
该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读问题。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 | B.75°N | C.70°S | D.75°S |
当太阳光线处于b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120°W | B.0° | C.60°E | D.180° |
读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问题。C点在D点的:
A.东北 | B.西北 | C.西南 | D.东南 |
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先东北再东南 | D.先正北再正南 |
该图是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不考虑海拔因素)。读图回答问题。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0°,60°W | B.90°N,60°E |
C.90°S,120°E | D.23°26′N,180° |
Q点(与纵轴的交点)的数值可能为
A.55°23′ | B.70°58′ |
C.66°34′ | D.63°46′ |
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 B.20°N |
C.20°S | D.23°26′N |
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8小时 | B.10小时 |
C.14小时 | D.16小时 |
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00 | B.9:00 | C.17:00 | D.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