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 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进口棉花。下图为2010和2011前三个季度棉花进口数量和价格走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信息显示
A.进口平均单价上涨导致棉花进口量下降 |
B.2011年5月棉花进口额约是2010年同期的2倍 |
C.2011年第一季度棉花进口量约是2010年同期的1倍 |
D.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第二季度棉花进口量最少 |
针对图中显示的棉花进口量及价格的变化,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促进棉花生产区域专业化
②提高棉纺企业技术水平
③压缩棉纺行业生产规模
④降低国内棉花收购价格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下图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和该地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 |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无关 |
C.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 |
D.图示区域水平岩层Ⅰ不连续分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 |
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该山山顶 |
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
C.丙地为向斜山 |
D.发源地最高的河流大致从西南向东北流 |
按照2013年公布的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赣州、九江两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下图为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
D.大城市形成过程一般是a→b→c |
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
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
B.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
D.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
下列不符合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的举措是
A.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
B.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提高城市化水平 |
C.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 |
D.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 |
下图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①~⑦)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 B.寒冷干燥 | C.炎热干燥 | D.温和多雨 |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①地为河谷农业 | B.⑤地稻香阵阵 |
C.③地石油、钢铁工业发达 | D.④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
A.市场和交通 | B.资源和市场 | C.市场和科技 | D.资源和能源 |
有关该地工业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工业萎缩,因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挤占工业区 |
B.传统工业虽然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但由于容易污染水源,所以规模减少 |
C.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带动该地高新技术的发展 |
D.因为高新技术工业区用水量大,所以需靠近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