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完成以下问题。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4月 | B.6月 | C.7月 | D.8月 |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物质,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 B.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
C.海拔比甲地低 | D.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
关于甲、乙两地主要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棉花 | B.乙地:水稻、甘蔗 |
C.甲地:春小麦、甜菜 | D.乙地:谷子、咖啡 |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A.4月 6℃ | B.3月 9℃ |
C.2月 11℃ | D.12月 5℃ |
有关该图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7月降水多 |
B.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
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 |
D.6月该地区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
B.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
C.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
D.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
上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被称为标准值。图甲为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完成下列各 题。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经济发展 |
D.1995——2005年间,经济发展快于城市化进程 |
目前,我国城市化属于图乙中的
A.Ⅰ型 | B.Ⅱ型 | C.Ⅲ型 | D.Ⅳ型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河水泛滥 | B.滑坡、泥石流 |
C.生态建设 | D.水利工程建设 |
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中青年为主且多跨省迁移 |
B.多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
C.迁移距离较短且多省内迁移 |
D.自发迁移为主并待工程建成后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