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完成下列小题。

甲地可能位于

A.墨累-达令盆地 B.西欧平原
C.成都平原 D.潘帕斯草原

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季风水田农业 B.乙为游牧业
C.丙为混合农业 D.丙为大牧场放牧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问题。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不包括

A.调蓄洪水 B.航运 C.发电 D.旅游观光

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①退耕还林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③跨流域调水④退田还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相关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面积
人口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B.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是:

据新闻报道:2011年3月~5月, 利比亚约有70多万人迁往埃及、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这一时期利比亚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α等于20°,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A.9小时20分 B.10小时40分
C.13小时20分  D.14小时4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