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广州首条高架桥——小北高架出世,此后,为缓解日益递增的车流量,减少堵塞,一条又一条的高架桥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织造了一张蔚为壮观的高架路桥网。人民路高架、东濠涌高架到最大规模的内环路高架,至今广州的高架桥长度近50千米,让市民感慨“广州能起高架的地方都架起了”。下图为“广州市某高架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广州市修建高架桥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 |
B.居民生活 |
C.城市环境 |
D.城市结构 |
进入2000年后,广州新建的高架桥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高架桥的种种批评之声,高架桥陷
入了反思的年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①高架桥占地广,成本高
②高架桥速度慢、安全性差
③沿线居民饱受噪声干扰
④城市景观遭到割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下列的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某人面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读图,一艘由大西洋驶向太平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8时(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 | B.19时 | C.20时 | D.21时 |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0小时 | B.12小时 | C.14小时 | D.16小时 |
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 B.麦哲伦海峡 | C.德雷克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东北小麦正在越冬 |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 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
以(178°28′E,47°13′S)为中心的半球,称为水半球;以(28°02′E,45°25′N)为中心的半球,称为陆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半球划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论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B.东西半球分界线是0°和180° |
C.北半球上陆地面积大于海洋,南半球则相反 |
D.从理论上讲,夏半年的一天较长,冬半年则相反 |
关于水陆半球正确的说法是
A.水半球以水体为主,具有一个完整的海平面 |
B.水半球的表面积是地球的一半,而半径比地球平均半径大得多 |
C.陆半球地表起伏大,与正球体相差极大 |
D.陆半球在地球仪上,也是一个正球的一半 |
沿经纬线方向上距离水半球极点最近的地点是
A.(178°28′E,57°13′S) | B.(168°28′E,47°13′S) |
C.(1°32′W,47°13′S) | D.(178°28′E,47°13′N) |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五一期间,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5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7点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2时 |
若MN线位于6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5° | B.N点的太阳高度为43.5° |
C.M点处于极昼 |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的上侧为6日,下侧为7日,则
A.北京时间为7日8时 | B.M点的经度为180° |
C.伦敦夕阳西下 | D.悉尼港灯火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