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资源 | B.乙表示环境 |
C.丙表示人口 | D.丁表示经济系统 |
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该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读图完成问题。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
B.12月22日12时16分 |
C.6月22日11时44分 |
D.12月23日0时16分 |
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20°—β | B.β—30° |
C.2β—90° | D.180°—2β |
该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自上而下代表的城市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
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读图,完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 |
B.乙地河流有凌汛 |
C.甲位于丙的西南方向 |
D.丁河沿途景观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
四地中,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甲、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乙 |
某货轮8月中旬从挪威希尔克内斯港出发,沿该图所示航道航行,于9月中旬抵达中国连云港。读图,回答问题。 若货轮在世界时06时到达,北京时间为
A.02时 | B.08时 | C.14时 | D.18时 |
希尔克内斯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B.无极昼、极夜现象 |
C.终年受到暖流影响 | D.所在区域多硬叶林 |
选择此时段航行,主要是由于
A.海上风平浪静易通航 |
B.货轮停靠的港口较少 |
C.北冰洋海域昼短于夜 |
D.气温较高使海冰融化 |
货轮抵达时,
A.连云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B.黄河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 |
C.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
D.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 |
该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甲河流ab段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 | B.自东北向西南 |
C.自西北向东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