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的结果,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下面左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若左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 A.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
| C.外核、内核、地核 | D.地壳、地幔、地核 |
右图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 A.5千米 | B.17千米 |
| C.33千米 | D.400千米 |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之间的时段。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甲、乙、丙、丁四地初霜分别出现在 9、10、11、12 月,则从甲地到丁地
| A.霜期越来越长 | B.纬度越来越高 |
| C.终霜时间越来越早 | D.热量条件越来越差 |
“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但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读图 ,关于“白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圈内不会出现 |
| B.6 月 22 日,甲、乙两处都有白夜现象 |
| C.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形成 |
| D.主要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 |
下图 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外流河从发源地至入海口水能蕴藏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水能最丰富是因为该处河流水量最大 |
| B.③到④河段河流落差小 |
| C.④到⑤河段流量迅速减小 |
| D.①处流量小,⑤处落差小 |
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比北半球其他地区升温幅度更大,最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层变薄 | B.地表反射率减小 |
| C.极地高气压增强 | D.海平面上升 |
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