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C.加强国际合作 | D.大量削减全球工业生产 |
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大理岩 | B.石灰岩 | C.砂岩 | D.玄武岩 |
2011年8月12日至8月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中国深圳举行,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关于该地域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A.粤语、粤菜不属于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范畴 |
B.这里的人崇拜海神,“摆龙门阵”成为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
C.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稻米、荔枝、苹果 |
D.经济生活与海洋密切,文化外向型突出 |
大学生运动会期间,下列地区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牧民忙于剪羊毛 |
B.日地距离增大,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D.非洲大陆成群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地域性强,地域差异大。 根据小麦生产特性和气候条件,图中阴影区域不属于小麦主要产区的是()
我国华北地区小麦生产与上题C图区域小麦生产条件共同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 | B.土层深厚 |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D.热量较丰富 |
古代埃及阿布辛拜尔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法老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 法老塑像的面朝向应该是 (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南 | D.西北 |
关于阳光射入隧道尽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天在时间上正好相隔半年 |
B.此时上海的白天比黑夜长 |
C.这两天在时间分布上约以夏至日为对称点 |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的天气预报截图。 图中所示信息资料所反映日期可能是 ()
A.1月31日 | B.3月10日 | C.4月20日 | D.10月31日 |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北半球,向北移 |
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三天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
B.星期日白天气温较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 |
C.星期一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
D.星期二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天气晴朗,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