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克罗十三塔位于秘鲁沿海沙漠地带的一座矮山山顶,呈南北方向排列,每座塔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观测点。2013年6月20日6时28分(地方时),人们在Q观测点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2013年夏至日为6月21日)。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要想在一年中的另外一天在Q观测点也能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则这一天最可能为
| A.3月23日 | B.6月22日 |
| C.12月20日 | D.12月24日 |
下列关于昌克罗地区自该日至未来两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正午时十三塔影子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昼长夜短逐渐变长 |
| B.昼短夜长先变短后变长 |
| C.昼长夜短逐渐变短 |
| D.昼短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
| 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
| 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
| 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
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川、内蒙古、藏
B.蜀、藏、新、内蒙古
C.内蒙古、川、藏、新
D.藏、新、内蒙古、蜀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们可能是()
| A.沪、台 | B.鲁、京 | C.台、粤 | D.鲁、豫 |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揭示了秸秆变废为宝,既解决生活用能,又可肥田的利用方式是哪个环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工业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 A.珠江三角洲 | B.东北平原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南疆地区 |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它还是()
| A.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
|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 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 D.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界线 |
既是我国第一、 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祁连山 | B.秦岭 | C.昆仑山 | D.横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