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东亚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产业转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产业部门属于(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①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据观测,2014年10月太阳大气共出现了6次巨大的耀斑爆发;巨大的太阳黑子群在10月下旬发展到大小可装66个地球。结合“太阳结构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黑子或耀斑发生圈层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黑子——①层——能量急剧释放 |
B.耀斑——②层——能量急剧释放 |
C.黑子——③层——温度相对较低 |
D.耀斑——③层——温度相对较高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包括
A.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 |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
C.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近地面a、b的气压(P)和气温(T)数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Pa>Pb;Ta>Tb |
B.Pa<Pb;Ta<Tb |
C.Pa<Pb;Ta>Tb |
D.Pa>Pb;Ta<Tb |
若图示为三圈环流的某一环流,a、b表示近地面气压带,①地盛行西南风,则
A.a处纬度较b处低 | B.①地的西南风低温干燥 |
C.该环流位于南半球中纬 | D.b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 |
下图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城市化水平最接近50%的是
A.1980年 | B.1990年 |
C.2000年 | D.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产业结构改变 | B.科学技术进步 |
C.社会经济发展 | D.对外开放程度 |
美国一家天气预报网站拿奥巴马当招牌,用户只要输入城市或地区的英文名称,“奥巴马”就会向其预报天气并给出着装建议(下图为12月某日的信息,数字表示当日最高气温,单位为℃)。回答下列问题。“奥巴马”的不同着装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 B.联系性 |
C.有序性 | D.差异性 |
当日昼夜温差最小(仅考虑天气状况)和日均温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新加坡北京 | B.上海北京 |
C.新加坡上海 | D.北京上海 |
.某网友在该日后连续多日查阅发现,北京的“奥巴马”手中都没有雨伞,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北京
A.纬度高,光照和紫外线强 | B.受冬季风影响,多晴冷天气 |
C.受高压控制,多雨雪天气 | D.受锋面系统控制,多晴朗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