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水污染 | D.次生盐渍化 |
该地区城镇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A.向公路沿线集中——交通便利 | B.向森林地区转移——环境优美 |
C.向河流下游迁移——水源充足 | D.向河流上游迁移——下游断流 |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估算图中丙沉积区面积约
A.800平方千米 | B.4万平方千米 |
C.5000平方千米 | D.2万平方千米 |
图中甲、乙、丙、丁四沉积区中最早出现城市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 B.土壤层变薄 |
C.生物多样性增多 |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
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
下图所示是世界著名的两条大河水系组成和流域状况,其中甲河位于南美洲,乙河位于非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结合水系形状分析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
A.盆地地区 | B.平原地区 |
C.温带草原区 | D.热带季风气候区 |
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河的流量比甲河丰富 |
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 |
D.乙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甲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 B.调节气候 |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D.美化环境 |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各项目正顺利进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 |
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 |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 |
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水量小便于施工 |
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
B.库区水质变差 |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D.生态环境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