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两个“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左图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右图箭头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如果阴影部分同时表示夜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B.此时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此时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此时悉尼昼短夜长,冬雨绵绵

若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朝近日点运动,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20分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15时20分

读在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中,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他的()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左图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以下问题。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位置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长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