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地 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11.6 |
23.5 |
2.6 |
16.3 |
≥lO℃积温(℃) |
4140 |
8200 |
2800 |
6500 |
年降水量(mm) |
683 |
1980 |
538 |
1350 |
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A.①地——华北平原 | B.②地——云贵高原 |
C.③地——塔里木盆地 | D.④地——海南省 |
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A.热量不足;春小麦 | B.水源短缺;棉花 |
C.光照不足;水稻 | D.降水少;甜菜 |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高山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
A.小麦种植为主 | B.山地林、牧业为主 |
C.水稻种植为主 | D.淡水养殖业为主 |
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其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A.橡胶──轮胎厂 | B.棉花──纺织厂 |
C.甜菜──制糖厂 | D.茶叶──茶厂 |
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气压值为()
A.1005 | B.1010 | C.1000 | D.1015 |
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 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 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 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
④. 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
B.气压:低→高→低 |
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
D.降雨:雨→晴→雨→晴→雨 |
下图为东经120°经线沿线每平方千米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统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表示植物物质量线、降水量线、年均气温等值线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③① | D.③①② |
关于A、B、C、D、E、F、各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处自然带的土壤类型是砖红壤;
②C处附近岛屿多地震灾害;
③C、D、E、F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④G处缺少F处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处比F处气温低、降水少;
⑤A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充足,植被覆盖良好;
⑥C、D、E、F位于南半球,A、G位于北半球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读“两个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两个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国均为发达国家
②两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热和温泉等
③两国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均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④首都B属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⑤A地所在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当B城日出时间为7∶40(为该国的国家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河水上涨 |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 |
C.北美中部平原来自于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频繁南下 |
D.地中海的盐度处在一年中最低的季节 |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
B.②处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的差异() |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
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