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结合以上图示,下列有关图中钙化池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从断层出露地表—钙化沉淀—悠久的岁月—钙化池 |
| B.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从断层出露地表—从人们修建的“鱼鳞坑”流过—边缘钙化 |
| C.富含矿物质的河流—经过梯形岩层—侵蚀、沉积 |
| D.地下水化学溶蚀—地下溶洞—坍塌出露地表 |
结合图B,下列有关该地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抬升—断层—风蚀洼地 |
| B.断层—形成喀斯特地貌—外力侵蚀、沉积 |
| C.形成喀斯特地貌—地震形成断层—人们在山坡开垦梯田 |
| D.浅海地区钙等化学物质沉积—地壳抬升、断层—流水的化学溶蚀、沉积 |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国界线上 |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
| C.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 | D.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
四幅图中
| A.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 | 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
|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 D.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 |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题。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 B.河西走廊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 |
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
|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题。
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D.B位于A的东北方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
| C.东京地方时为6:00 |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
下图中,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据此回答题。
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40° | B.20° | C.0° | D.30° |
此图所示季节()
| A.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
|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
| D.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题。
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 A.47° | B.23.5° | C.94° | D.66.5° |
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