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台湾岛某年水量收支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下渗 B.下渗、地表径流
C.植物蒸腾、蒸发 D.蒸发、地表径流

由图可知,台湾岛水资源损失较多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落差大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江西省某山区县1970~200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26~27题。

年 份(年)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水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1970
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200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从1970年至2000年,下列各项统计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森林覆盖率 B.河水含沙量 C.人均耕地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增加 B.人口增长加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农业科技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 C.生态问题 D.人口问题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中,该图所示的争议双方不能体现的是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1~23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

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③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19~20题。
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共同性特征 B.开放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