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温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变化:
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不利影响:
对策:
下图为我国某省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H省便出现了饮誉国内的特色农产品。M经济圈是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判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出理由。(6分)
(2)说明乙地以下河段航运价值高的原因。(10分)
(3)分析H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12分)
(4)简述M经济圈的传统工业在“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策略。(9分)
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发展耕作业的不利条件。
(2)简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地形和气候条件。
(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920分)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4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5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16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14中人口分布特点是,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某国等高线地形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图1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图1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山体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述乙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
(3)指出丙市两个主要工业部门,并分别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下列材料,完成:
材料一:马来西亚MH370客机于北京时间3月8日0时42分从吉隆坡出发飞往北京,原定于北京时间6时30分抵达。1时20分在越南胡志明管制区失去通讯联系,机上搭乘239人,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中国、马来西亚等多国出动,从海陆空大搜救,目前有了重大进展。
材料二:“失联”飞机航程图。
(1)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里“失联飞机”却揪动世界人民的心。MH370客机从吉隆坡起飞时芝加哥(41°53′N,87°39′W)的时间3月 日 。(填区时)
|
(2)吉隆坡的气候特征符合下图中的: (圆圈代表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