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甲、乙两省2008年有关旅游发展的数据统计表
省份 |
旅游总收入(亿元) |
入境游客(万人次) |
国内游客(亿人次) |
甲 |
1088 |
70 |
1.75 |
乙 |
2250 |
540 |
2.09 |
(1)每年夏季乙省有大量游客前往甲省旅游,分析其原因。
(2)简述甲省旅游收入明显低于乙省的原因。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中心,③地为 中心。
(2)图中②地吹 风。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其原因是 。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
(12分)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4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2分)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 。(2分)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4分)
(16分)该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 ;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4分)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6分)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
(1)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A处是气压, B处盛行季风,此时, 楚州的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楚州、广州、北京的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顺序是。
(3此时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南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主要是因为
。
读水循环图回答:
(1)乙是循环,它使陆地上的水得以和;
(2)水循环主要通过大气中的输送和地表的输送而实现的,目前人类主要是通过影响输送而影响水循环。
(3)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圈、圈、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