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6:00船员在图中②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日②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④地也可能正好日出 |
B.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 |
C.我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 |
D.长沙长郡学生在在校早读 |
下图中的四幅图,与②处当日轮船桅杆日影在地面上移动方向一致的是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 |
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 |
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 |
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 |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 B.江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此谚语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旱涝灾害频繁 | B.雨热同期 |
C.夏季高温多雨 | D.冬季寒冷干燥 |
“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
A.夏季风势力弱 | B.夏季风势力强 |
C.厄尔尼诺现象 | D.拉尼娜现象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沉积作用 | B.②—风化作用 |
C.③—重熔再生作用 | D.④—侵蚀作用 |
图中④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砂岩 | D.玄武岩 |
下图是“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2000—2005年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A.在此期间,北京、上海、山东、广西的城市化水平没有提高 |
B.在此期间,除北京、上海、山东、广西外其它省市增幅一样 |
C.海南省因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沿海地区中最高 |
D.广东、江苏两省城市建设步伐较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游牧畜牧业 | B.②地区为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
C.③地区为大牧场畜牧业 |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