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
)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丙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5.6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 A. |
氮气 |
B. |
氧气 |
C. |
二氧化碳 |
D. |
稀有气体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矿石粉碎 |
B. |
酒精燃烧 |
C. |
汽油挥发 |
D. |
冰雪融化 |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 A. |
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 |
| B. |
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
| C. |
上述图象全部正确 |
| D. |
如果将②中的纵坐标改为固体总质量,该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变化趋势 |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t 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
| B. |
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 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 |
| C. |
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所得溶液M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
| D. |
将t 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铜粉(铁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
B |
CO(CO 2)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
|
C |
CaCl 2溶液(HCl) |
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
|
D |
NaNO 3溶液(Na 2CO 3) |
加入过量的Ba(NO 3) 2溶液,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