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各地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情况
|
传统产业增加值(亿元) |
占本地区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
占本地区比重(%) |
珠三角 |
4907.51 |
23.6 |
5873.12 |
28.2 |
粤东 |
820.68 |
42.3 |
161.18 |
8.3 |
粤西 |
534.36 |
34.1 |
31.74 |
2.0 |
粤北 |
455.22 |
35.5 |
99.21 |
7.7 |
材料二: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民也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收入增长”“就近入学”“权力清单”“医疗改革”,这些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景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应该如何履职?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接受中工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5月12日《新京报》)
材料二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年下降,并非新闻,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就曾显示,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尽管这组数据与全总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提供的数据稍有出入,但剑之所指有共同之处,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进一步而言,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是以“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为代价的。
材料三 我国出现了一些由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极端事件,如“通钢事件”以及部分地区“出租车停运事件”,其重要原因是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据前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因收入分配、拖欠工资和保险福利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占劳动纠纷的65%以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材料四 2010年5月1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关系座谈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进“体面劳动”。
(1)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保证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其中,图(一)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图(二)表明分明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比较均衡。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的意义。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2011年的工作任务明确指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格分配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试分析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为此,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财政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并逐步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的资金来源。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财政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