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推动生产力发展 |
| B.城乡统筹联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
| C.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
| D.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最近我国科学家从距今4000年到5000年的古代上海人骨骼中提取出线粒体DNA,这标志着中国以形态测量为主的体质人类学进入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阶段。这说明
|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
| B.科学理论能够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预计未来 |
| C.人们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不断向前推移 |
| D.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
|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 D.意识依赖于物质 |
健康的人脑才能进行正常思维,如果人的大脑受到严重损伤,那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甚至丧失记忆。这种情况表明
| A.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
| B.意识依赖于外部世界 |
| C.意识来源于健康的人脑 |
| D.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
下列各项,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客观的 |
| B.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C.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
| 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