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 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短短30余年让6.6亿人快速摆脱贫困,被誉为“中国奇迹”,中国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增加居民消费 B.优化资源配置 C.增加财政收入 D.促进经济增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中国第一只企业债券——长江三峡股价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公司债券

A.收益比股票低,但比存款储蓄高 B.收益和风险都是各类投资中最大的
C.到期获得本金和利息,有政府作担保没有风险 D.是有效规避风险的投资

2007年10月18日,举世关注的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价格上涨到90美元。昨天从美国传出的可喜消息,美国原油价格2日出现回落,11月交货的石油每桶下降了62美分,为每桶89.63美元。这里的89.63美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值尺度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世界货币职能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强调,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科学的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④科学理论在实践中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6年是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非洲48个国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人民的和平统一大业。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②非洲国家履行国际义务,不干涉他国内政
③国际社会的支持,是我国和平统一祖国的唯一条件
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7年中央财政支出将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中央财政力保“三个倾斜”告诉我们
①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财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③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④财政能够代替市场监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