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回答下列小题。会议明确,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这体现了( )
| A.政策能够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
| B.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 C.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螺旋式上升 |
| D.认识是大脑对实践的能动性反映 |
有人认为,实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用好增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也有人认为,实施“定向紧缩”货币政策有利于“盘活存量”,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这说明( )
| A.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人们的认识可能不同 |
| B.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具有局限性 |
|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具有反复性 |
| D.真理在不断发展中总是被新的真理推翻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 |
|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
| C.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D.理论知识掌握的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成效 |
2011年11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指出 :“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重大风险、市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保增长、促稳定应该成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当务之急。”这句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A.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 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 C.一分为二看问题 | D.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有机玉米每500克19元,有机山药每500克17元……,以环保、健康著称的有机食品在各大超市中比比皆是。有人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机食品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消费者“宁可信其有”的信念。消费者对有机蔬菜和食品更有营养、更安全的相信,使其愿意付出高价。这段材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
| B.主观唯心主义是影响价值选择的重要因素 |
|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
| D.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不受影响,我国多个省区市建立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此联动机制的建立:
①是人们突破事物本质的联系,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
②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
③体现了尊重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