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中。2014年7月29日,他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他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1)结合材料一,说明经济“新常态”四个特点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会议提出,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明年看,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第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新的增长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创新驱动亟待破题;第四,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加大。
(2)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某村的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没有按照程序逐户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都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村民认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并要求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这次选举违反了选举法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结果,在上次选举中落选的原村委会主任再次当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村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作为公民,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权利?
(3)我国是如何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的?
新华网北京2011年5月7日电,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作为选举人,你参与某选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但这时妈妈说:“选谁都无所谓,我替你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你同意“妈妈”的观点吗?为什么?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
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
政府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假如你是某市物价部门的负责人,针对市自来水公司提交的水价调整方案,组织一次价格听证会。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你应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员参加听证会并分别说明理由。(至少3个方面)
2009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各界群众对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这表明,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