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L1 mol/L的氯化钾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该50mL氯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2 mol/L | B.0.05 mol/L | C.1 mol/L | D.2mol/L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保存FeCl2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
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2SO4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①Fe H2
Cu,
②CuOCuSO4
Cu。
若实验过程中,根据一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作比较正确的是()
A.相等 | B.①多 | C.②多 | D.无法判断 |
蓄电池是一种可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它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充电时电解池的作用,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起来。某蓄电池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Fe + NiO2 + 2H2O Fe(OH)2 + Ni(OH)2
关于此蓄电池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①放电时,NiO为正极;
②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OH)+2e-= Fe+2OH
;
③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充电时,Ni(OH)2的反应式为:Ni(OH)2-2e-=NiO+2H
;
⑤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③ | B.② | C.②和④ | D.①③⑤ |
往含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
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6H+=3R2↑+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 |
B.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VA族元素 |
C.上式中缺项所填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
D.R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应中只能被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