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明0.1 mol·L-1的NaHA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①稀释时,溶液中c(OH-)增大 ②溶液的pH<7 ③溶液中c(Na+)=c(A2-)
④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 3H2(g) 2NH3(g) △H<0,当反应器中按n(N2): n(H2)=1:3投料后,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a,b,c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的反应温度最高 |
B.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为K(M)=K(Q)<K(N) |
C.相同压强下,投料相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关系为c>b>a |
D.N点时 c(NN3)="0.2" mol/L,则 N点的c(N2): c(NH3)=1:1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在少量C12中燃烧生成0.5 mol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NA |
B.78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
C.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
D.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1NA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油、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
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做路灯 |
C.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
D.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共中的硝是指硝酸 |
向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如下。下列关于图中a、b两点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溶液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
B.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C.a、b两溶液都满足:c(Na+)+c(H+)=c(HCO3-)+2c(CO32-) +c(OH-) |
D.将a、b两点混合后溶液满足:c(OH-)=c(H+)+c(HCO3-)+2c(H2CO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B |
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pH计测两溶液的pH |
前者的pH小于后者 |
H2SO3酸性强于H2CO3 |
C |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
未出现血红色 |
铝热剂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的氧化物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