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
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钓鱼岛包括在内。
(1)你知道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方代表是谁吗,请写出他的名字。日本在近代史前期除了发起甲午中日战争外,还参与了哪一场侵华战争?
材料二:在一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李鸿章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小张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中国主权,是个卖国贼;小李同学则认为他掀起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有功之臣。
(2)请举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一例。他还主持筹建了一支海军,这支海军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你知道是哪只海军吗?你觉得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注意些什么?(2分
(3)小李同学认为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写出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全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
掀铁道,拔线杆,旋即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四:(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盂,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曾有学生六人,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材料五: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愤怒。中国多座城市爆发反日游行,公民的爱国之心再次得以集中体现,但是部分地方出现民众打砸甚至烧毁日系车、日资商店的现象。
(4)甲午战后,随着外国侵略不断深入,义和团运动兴起。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中的一些标语和现象,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结合材料五,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日建交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被任命为总司令后,把无纪律、无组织的民兵改编、训练成为有战斗力的正式军队。在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他率领大陆军在1781年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胜利……他极力主张保存奴隶制。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他执政期间向西扩张领土,杀害印第安人……
材料二:“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黑人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斗争中最高的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除非是维护联邦的需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在哪一场战争中被任命为总司令?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我”领导这场战争最高目标是什么?战争中为了扭转战局,“我”是怎么做的?
(3)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他”和“我”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他”和“我”为本国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中你能总结哪些经验?请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
——【美】沃尔特·李普曼:《道德序论》
材料二: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请回答:
(1)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什么?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依据材料一,说说这场革命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这项发明也带来了交通领域的变革,请举例说明。
(3)依据材料二,谈谈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
(2)材料一中的“岛国”经过这一重大事件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
(3)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4)这两个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 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个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的权力是神授予的,是代表上帝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们比你们幸运一些,没有什么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不让我们发展经 济,还企图镇压我们,结果我们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1)你知道上面的A、B、C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3分)
(2)A说“还是我们带领第三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这里的“我们”指什么人?(2分)
(3)被B所在国的人民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没有了国王,这个国家成为了什么性质的国家?(2分)
(4)C说的“你们中间一个国家……不让我们发展经济”该国不让C所在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三: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3)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 导致材料三中不同观点的原因。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同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