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看图答题                             

请回答: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什么身份?同样是爱国运动的发起者,导致他们身份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导致其影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析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这段史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法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诽,而循礼者不足多。”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史料中的卫鞅之谁?
(2)他的思想,得到了当时哪个国家的采纳和实施?其内容是什么?
(3)卫鞅的思想对该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对此人应如何评价?
(3)你对他的哪些名言感受最深?(至少两句,请说明理由)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思想上、学术上、道德上的黑暗”。
——《独秀文存》
(1)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运动?
(2)“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上是指什么?
(3)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4)这场运动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1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
(3)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1分)

请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的。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奥运会圣火传递的主线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