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和探索。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大会主要探讨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指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大会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大会制定党的政治路线,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这次大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后,沿着这一路线逐渐形成了一条重要的东西方交通的陆路要道是什么?其起点在何地?其终点到达何地?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有何著作?
(2)说出材料二所示著作成书时间和作者?
(3)对《水经注》作一个简短的评价。
(4)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什么改革法令?
(2)请你说出孝文帝改革其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是指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2)为上述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