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积极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请回答:
(1)秦朝在哪一年完成统一?定都在哪里?
(2)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初年,为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西汉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和颁布“推恩令”分别是哪个皇帝?其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5)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20世纪上半期,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请结合两次世界大战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3)两次世界大战在结果和影响上有何共性?
(4)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以史为鉴,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语。
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二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与图二这个军事集团进行战争的是哪一方?
(3)造成图三形成的对峙局面是美国什么政策的体现?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材料二 2008年,美国再次感冒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美国总统奥巴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2)美国医治材料一的“感冒”的药方是什么?距今多少周年?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在这2次应对“感冒”的药方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美国不能从根本上医治这种“感冒”?
(4)面对当前的世界性“感冒”,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签订和平条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是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勾心斗角,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材料二:1945年2月,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举行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1)依据材料一归纳巴黎和平会议的特点。
(2)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中国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由此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20世纪30年代哪一历史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个结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与巴黎和会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