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阅读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则材料是谁说的话? 答: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过什么书?是什么体裁的书?
著作____________   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什么事件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途中哪一个会议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二随从递给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距今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人认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结束了西班牙、葡萄牙近300年的殖民统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使广大殖民地人民获得了自由,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猜一猜:图中的人物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

他是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