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 火药桶”的“ 火星”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萨拉热窝事件 |
|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D.三国同盟的形成 |
这幅漫画讽喻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
| A.颁布《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
| B.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
| C.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衡 |
|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 |
欧洲某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属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是()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 A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 |
| B |
1949年,开国大典 |
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 |
| C |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 D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以下表述符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征的是()
| A.反传统——启蒙 | B.反帝——救亡 |
| C.反西方——冷战 | D.反教条——开放 |
从下图中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中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 B.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南向北转移 |
| C.其间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 D.胜利的标志是陕北会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