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但实际上直到哪一年结束?被称为“绞肉机”的哪一战役是对材料中“令人振奋的旅行”最有力的嘲讽?
(2)材料二中的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上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是哪个国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不得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是什么事件?
(3)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见证历史。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何重大意义?
(2)图三是中共在长征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的转折会议,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确立了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四中共七大在哪一年召开?七大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中国人的“中国梦”—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多少仁人志士怀揣救国之梦,他们为心中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孙中山是当时走在时代潮流前列的杰出人物。
(1)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1分)这次革命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材料二:“全中国都欢喜得发疯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面前,接受了他们无条件的投降……”
—《新华日报》1945年8月的一篇社论。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请说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结束的标志。
(4)“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为此你准备怎么做?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大意是:中国的政治制度远比外国好,只有军事技术不如外国先进。中国要自强,就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鸿章认为中国在哪一方面不如外国?列举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了救亡图存他发起了什么重大的政治运动?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为此,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分)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国等亚洲国家强烈谴责这一举动。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着14位被东京国际军事法庭裁定为甲级战犯以及250万战争死亡者的牌位,安倍晋三的做法使中日关系再次恶化。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日本曾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
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通过此不平等条约,我国的哪一岛屿被割占?
(2)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暴行,请举一例证明。
(3)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是谁领导的什么战役?
(4)在抗战期间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名称是什么?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5)由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我们可以从得出什么血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战国时期),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影响?“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 据材料二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主要思想(核心思想)是什么?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请说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