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举出“水能覆舟”的一个例子。
(3)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4)材料一、二中涉及的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统治时期会出现盛世的局面呢?(试说出两点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在联合国正门厅挂着他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这是习近平和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中孔子的格言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行为准则,那么这一“准则”的核心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孔子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世界文化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是什么制度? 图中②是谁继承王位形成的制度?
(2)请分别写出图二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
(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恺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图: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可能是哪朝?
(2)请回答:恺撒大帝的丝绸长袍是通过材料二的这条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
东起中国的:
西至:
(3)图中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4)观察材料三图中植物,指出哪些是中原原有的植物?哪些是从西域传入植物的?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解析题
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种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秦朝在经济方面实行哪种措施。
(4)根据材料四,说明秦朝的暴政有哪些。
(5)请用一句话评价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