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古代有一位治水英雄,他“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这位英雄是( )
A.黄帝 | B.尧 | C.鲧 | D.禹 |
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
D.经济重心的转移一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
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B.民族政权并立 |
C.诸侯争霸 |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在古代,中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习的榜样。那么在10世纪时期,北方哪个少数民族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A.拓跋族 | B.羌族 |
C.契丹族 | D.女真族 |
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分析它们铸的时间,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日本和同开弥(始铸于708年)
A.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的铜钱铸造的 |
B.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
D.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
唐朝的繁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下列事件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