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哪位思想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2)“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雨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他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国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发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首历史上的流行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请完成:
(1)“我”为什么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流浪?
(2)任举两件反映日本在东北实行残暴殖民统治的史实。
(3)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社会)事变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请完成:
(1)这份电令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
(2)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3)这份电令产生了什么后果?
(4)你对蒋介石的这份电令有何感想?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一次英雄壮举,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就是对这个伟大的历史奇迹的高度概括,是伟大的长征颂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遥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完成:
(1)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长征开始和最终会师的地点。
(2)你能指出诗中所提到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大山、大河吗?
(3)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曾召开过一次重要的会议。请你说出是哪次会议?你知道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吗?
(4)“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首诗,你能总结出红军在长征中都发扬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吗?

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抢;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完成:
(1)上述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八一”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出现了核泄漏。该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人们对核能的研发和利用重新进行全面思考。
回答下列问题:
(1)福岛核危机发生后,人们立即会联想到,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惟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这一灾难性事件指的是什么?
1992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6年7月,中国又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重申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2)新中国成立后,为何要研制和发展少量的核武器?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匮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核能因其成本低、能效高等优势,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强调指出,核能是清洁的,也必须是安全的。
(3)为实现核能的安全研发与利用,请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